糖心vlog官方免费观看兑换码:糖心vlog最新破解版-【追踪】6名大学生参观选矿厂时不幸遇难,他们参加的是什么实习?

频道:商业 日期: 浏览:1

2025年7月下旬,东北大学组织大三学生在内蒙古一选矿厂参加浮选生产实习时,6名学生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遇难。

这只是一场“认识实习”,学生们只需到工厂参观,并没有上手操作的业务。这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完成后学生们会得到2学分。谁也想不到事故在此发生。

这场意外为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实习敲醒警钟,也促使全国高校紧急加强实习安全管理。

夺命的实习

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暑期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用东北大学一位工科生的话来说,这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共计2学分。

此次参与实习的学生共有51人,带队教师4人。据新华社消息,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事故造成6名学生遇难,1名老师受伤。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徐长丰告诉界面新闻,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作为央企,与学校有全面的合作,“甚至他们董事长都是我们学院这个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的。我们还有与他们公司共建的‘黄金班’。”

东北大学官网显示,3月17日,“黄金班”优秀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召开。文章提到,中国黄金集团和东北大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战略合作,瞄准国际黄金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创新性科技人才需要,于2023年9月在东北大学挂牌设立黄金学院。依托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和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建设,以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采矿工程、智能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为基础,遴选设立“黄金班”。首届“黄金班”于2024年9月开办,共有37人,学生成绩均位于本专业前 50% 。

徐长丰的朋友赵晨就是“黄金班”的学生,也是此次事件中的遇难者之一。据徐描述,赵晨老家在重庆,今年刚刚保研。事发的前一天晚上,徐长丰看到很多去到现场实习的学生都在朋友圈发文,说“看到了蒙古晚上好看的星星”。噩耗传来后,他哭了一个晚上。

徐长丰对这种实习并不陌生,他称这一次为“认识实习”,不需要学生们上手操作,只是去工厂参观。实习所需的通勤和住宿费全由学校承担,此外,学校还会给学生们买保险。徐长丰认为,东北大学一向重视安全问题,“我参加运动会打个太极拳都会给我买保险。”

事发后,网上传言学生们掉入浮选槽,遭到了强腐蚀。一位相关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氧化铜钼矿浮选一般会使用硫化钠作为硫化剂处理氧化矿石,浮选当中还会加入黄药作为捕收剂,期间为了调节矿浆ph值也会根据情况计入一定的酸或碱,但总体ph值不会很极端,“一般来说8-10之间吧,可能对人体皮肤有害,但短时间内接触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7月25日,央视新闻报道,事发时有5块格栅板坠落。

上述相关从业者介绍,格栅板建在浮选机之上,出于平时作业的需要,会有工作人员站在格栅板上观察矿浆状态、设备运转情况以及取样等等。“但是通常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有这么多人同时站在上面,一般可能1-3人就差不多了。”

企业分管安全、环保及职业健康的副总经理赵春波面对媒体时称,这些格栅板每平方米承重约500公斤。据赵春波介绍,目前企业相关负责人包括他本人在内,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组织善后工作。

冷门专业的必修课

一位曾在东北大学就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目前从事相关工作的林桦称,得知母校学弟发生意外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这么多年来一直也没听说过有什么重大问题出现。”林桦介绍,大三的实习属于矿加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尽管现场肯定有安全风险,但是相比于冶金采矿之类学科的实习场地,选矿厂相对来说风险已经很低了。”

林桦2013年在东北大学读本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校安排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是3-7天左右”。

在林桦看来,工科专业到生产现场实习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光靠书本上的内容来了解专业知识太片面了。”一般实习前学校会给学生提供保险、实习工作服和鞋子,包括基本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抵达现场后,工作人员也会在参观前提供安全讲解和告知注意事项。

林桦在学习和工作期间参观过全国大大小小的矿山,根据他的了解,“央企矿山无论是从管理还是卫生角度来说,已经是相对规范和可靠的了。”他猜测,这可能也是学校安排学生去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实习的主要原因之一。

窦鸿是南方一所高校的研究生,他本科同样读的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校期间,窦鸿根据学校的安排也参与了各种实习,但他所去的工厂浮选槽都比较小,也没有站在浮选槽上方参观学习,“是走在浮选槽旁边观看泡沫层。”

根据窦鸿的了解,该专业的实习基本上是去矿山的选厂,有碎磨车间、浮选车间和过滤车间等等。 

矿物加工工程是一个冷门专业。高校对外招生的人数有限,且生源大多为调剂。也有人入学后,选择转专业或复读,“所以学的人很少。”窦鸿也是在高考报志愿时被调剂到了这个专业。

据他讲述,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大多为矿山或设计院,“若能接受去矿山,就很容易找到工作。”但矿山因地处偏僻,很难留住年轻人。林桦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识的人里,大多数人因为学费少、录取分数相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分数低,或者有人“觉得搞矿赚钱多”才选择了这一专业。

林桦认为,这是一个“挺适合穷孩子”的专业,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不愁就业,收入也还可以,只要能坚持干个5-10年,一般都能有所成就。”但他也承认,从就读到择业,被筛选掉了太多人,“因为很多人坚持不住。”

赵晨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来自重庆巫溪县,是村里第一个考上985院校的学生。此前多家媒体的报道中,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即使后来考上东北大学,赵晨也是申请贷款就读。闲暇时,他还会做兼职贴补家用。

如果不出意外,赵晨会在2025年9月份开学后升上大四,之后继续读研。其家属称,赵晨已经被保研。

谁的责任?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针对此事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提级调查。

北京华让律师事务所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康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若经后续调查认定格栅板本身存在事故隐患,但涉事企业相关人员却没有及时发现并予以消除,其可能会被认定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在量刑方面,经调查被认定对事故负主要责任的人员,若无其他法定减轻处罚情节,将可能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王康同时指出,此次事故中,若涉事高校在对实习单位考察评估过程中存在过错,没有发现实习单位存在的明显问题,或者在实际实习过程中没有继续对学生的安全状况保持足够关注,涉事高校需要为此向遇难学生家属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界面新闻了解,此次事件之后,不少高校的工科学生收到了辅导员关于暑期实习的叮嘱和问候。各地高校通过发布安全提示、强化管理制度等方式,切实加强学习安全管理。

事故发生次日(7月24日),“北大团委”在官方公众号要求学生在实习前需了解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并严格遵守实践单位的安全规定,如佩戴防护装备、禁止擅自进入危险区域等。

海南大学则强调“严禁进入非参观区域”,要求学生“紧跟队伍,不擅自触摸设备”。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特别提醒学生留意格栅板、高空坠物等潜在危险源,鼓励学生对不合理安排“敢于提出疑问”。

东北大学也在事故后紧急部署全流程安全检查,对正在进行的实习活动加强监管,并成立了善后小组安抚学生及家长。

(徐长丰、赵晨、林桦、窦鸿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