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百度搜索进行了近10年以来的最大改版,从搜索框、搜索结果页到搜索生态都进行了变革。
其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百度搜索框变大,原本只支持几十个字的搜索框,现在能放得下超千字的长文本,还可以上传文件,集成了AI写作、AI画图等功能。在此次改版之前,百度搜索框的形态已经稳定保持了20多年。
最近几年,随着抖音、小红书等新型内容社区的崛起以及各类AI助手类产品的出现,传统搜索引擎面临着一些用户被分流的压力。
7月2日,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百度搜索总经理赵世奇也谈及于此。在他看来,环境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用户需求的变化,也包括竞争环境的变化。百度也不仅仅是和其他搜索引擎进行竞争,也在和其他的信息供给产品竞争。
20多年前,百度刚刚创办的时候,搜索引擎还是个新鲜事物,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本人是掌握了“超链分析”技术的发明人,这让百度抢占了市场先机并且持续积累技术。但如今,这种先发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百度搜索需要找到新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说,百度搜索改版既是主动寻求变革,又是必须进行的变革。
新时代,百度搜索的竞争优势在哪?
从赵世奇和界面新闻等媒体的交流来看,此次搜索产品的改版,也是百度重新思考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在赵世奇看来,最关键的一个是产品必须要变革,一定不能再用原来的搜索引擎的产品定义去看待它。“我们内部一直在讲要忘掉老的搜索形态。”
同时,百度在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AI技术给搜索带来的变革在哪里。赵世奇表示,现在很多AI搜索产品本质上只是用AI接了一下搜索,但AI搜索不应该只是这样的。“真正的AI搜索,应该是AI模型和搜索的模型更深度融合。”
百度搜索的改版正是基于内部对产品和技术的思考做出的。从改版后的产品形态来看,百度承接的用户搜索行为不再仅限于关键词,一个长句或者一段模糊的描述都可以作为需求,对结果的定义也不再是内容和信息,而是包含了生成式结果、应用和服务等更加多元的结果。
比如,界面新闻记者在传统搜索框中输入“我想去美国旅游”,得到的搜索基本都是网友分享的美国旅游攻略,而在改版后的搜索框中输入同样的需求,不仅可以获得重要景点的推荐,还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旅游路线规划。
在这种思路下,百度搜索接入的不仅仅是网站、App等内容平台,还包括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智能体以及真人服务。
加入这些新的应用和服务之后,搜索结果不再局限于现成的信息。比如,MCP可根据实时数据为用户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天气、酒店价格等实时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决策。用户想要订酒店,搜索引擎不再跳转到OTA平台,而是直接帮用户完成心仪酒店的预订。
但赵世奇也表示,这些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思考,到底什么是AI搜索,仍然是一个正在进行中、没有答案的问题,也许三个月之后就会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变化。
事实上,目前各家互联网公司对AI搜索的形态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单从用户交互来看,一些产品仍然做成搜索框的形式,只不过把搜索结果从链接变为更加直接的内容,还有一些产品把产品形态做成了问答交互式。
在一个还没有共识的阶段,百度想要通过持续的探索找到最顺应用户需求的产品形态,重新构建起自己的竞争优势。“再过三个月,我们也许变成了一本‘杂志’,但别人还是答案,这是不一样的东西,也是我们追求的。”赵世奇表示。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上线20多年、拥有超7亿月活用户的产品,百度搜索在还没有完全想好产品终极形态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改版,会面临老用户是否能接受的问题。
在此次改版中,百度也考虑到了老用户使用习惯的问题。虽然新版本已经上线,但其并没有强制所有用户都切换至新版本,而是需要用户自己主动切换,从接受能力强的用户开始一点点扩大覆盖范围,并结合用户反馈改进细节。
百度还要补齐生态短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搜索不再强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内容生态上遭遇挑战。
PC互联网时代,百度可以搜索到互联网最全面的信息。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App都想做超级入口,相互之间不再开放,这让搜索引擎能够获取的信息丰富程度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搜索产品进入新一轮变革期,百度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未来的产品形态,但却非常肯定,开放的生态对搜索引擎是更有利的。百度也希望借机建立一个更多元的新开放生态。
这个新的开放生态不再仅限于以网页、App为代表的内容生态。赵世奇对界面新闻表示,MCP、AI应用、Agent都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看来,MCP可以调用更多外部应用,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的信息和数据;在AI时代,将会涌现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公司,他们针对小垂类场景开发的AI应用将是对搜索生态非常好的补充;百度把Agent聚焦在面向真人的数字分身,律师、医生等掌握专业知识的群体可利用数字分身经营自己,为用户提供专业内容和信息,这也是对搜索生态的一种补充。
除此之外,百度还考虑引入更多内容表达者。这些内容表达者并不同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创作者,后者大多依靠内容创作赚钱,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商业收益的平台,平台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而百度定义的内容表达者,仅仅就是想表达。
赵世奇判断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内容表达者。他的依据是,AI降低创作门槛之后,越来越多人都可以低成本地表达,仅仅把表达当成参与的一种方式,而不寄希望于通过表达赚钱谋生。“这个群体会持续对未来的内容和服务的生态产生很大价值,也是目前百度正在积极去做的事情。”
在今年4月的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正式发布了百度搜索开放平台,提供了AI时代的生态解决方案。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已接入1.8万+优质MCP,其中有很多已经直接可被百度搜索调用。
比如,近期热度很高的拉布布,用户只需拍照检索,就能直接唤醒 “千岛MCP server”,不仅能查到相关物品的详细信息,还能直接获取购买链接,实现一键下单。要是用户想了解 “哪些股票基金费率较低”,百度搜索会调用“盈米MCP”,借助其金融数据,给出系统且可信的建议。
在搜索产品进行大幅度改版之后,百度依然保持着想要做超级入口的野心。赵世奇表示,希望百度搜索未来能够成为AI时代的超级入口,给新的AI应用、MCP和Agent流量,让用户找得到,也让百度发挥出更大的价值。